我院“启融空间”正式启动 打造交叉融合创新策源地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友谊新闻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友谊新闻

我院“启融空间”正式启动 打造交叉融合创新策源地

发布时间:2025-11-13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51113.jpg

11月7日,我院“启融空间”启动仪式暨首场学术沙龙在医院顺义院区成功举行。我院党委书记谢向辉,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澍田,我院王振常院士, 北京大学医学部杰青、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兼职PI崔庆华教授等医院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医院在西城院区、通州院区设立分会场,通过远程连线方式同步参与。仪式由医院成果转化办公室副主任刘明远主持。

启动仪式上,谢向辉从文化与战略层面为“启融空间”注入精神内涵。他指出,“启”代表启迪智慧,包含自由探索、大胆设想、严谨求证和平台支撑四个维度;“融”强调融合创新,旨在打破有形与无形的壁垒,促进临床、护理、科研、管理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谢向辉将“启融空间”定义为一个集思想碰撞的沙龙、跨界合作的平台、成果转化的摇篮、科研文化的载体、内外部资源汇合点五大功能于一身的创新策源地。针对未来发展,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成为解放思想的文化圈,鼓励异想天开、敢于冒险,并建立包容与容错机制;二是成为高效链接的孵化器,加速资源、资本与成果的对接转化,鼓励管理者敢于担当;三是成为医者仁心的动力源,始终坚守“仁爱博精”的院训,将维护人民健康作为一切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澍田从临床实践角度阐述空间创立初衷。他从消化器械研发这一微观视角切入,通过鲜活的临床案例,生动阐释了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医工交叉融合的重要性。他指出,临床工作中发现的大量真实问题和痛点,往往因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而被搁置。“启融空间”的核心作用,正是为临床专家、工程师、科研人员构建一个直面交流、碰撞思想的实体平台。他强调,面对面的沟通至关重要,能极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并以自身经历为例,说明只有临床医生与研发团队深入现场、共同磨合,才能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符合临床需求的实用产品。他期望大家充分利用这个空间,让更多临床想法落地生根,实现转化。

在热烈的掌声中,与会主要领导和嘉宾共同为“启融空间”揭牌,标志着这一创新平台正式启用。

揭牌仪式后,首场学术沙龙以“数智驱动·交叉融合”为主题展开。王振常院士作了题为《医学影像创新与转化的点滴体会》的主旨报告,展示了医工结合在解决临床痛点上的巨大潜力。他提出,临床医生应既是“出题人”也是“答题者”,主导问题解决过程。崔庆华教授则带来生物信息学专题报告,分享了从海量数据中发现疾病新靶点的方法论。在自由交流与互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报告内容及自身面临的临床问题与转化思路进行了热烈讨论,初步展现了“启融空间”作为思想碰撞平台的活力。

“启融空间”的启用,是我院构建开放性、研究型医院的重要举措。虽然物理空间有限,但其承载的思想空间无限。未来,空间将通过举办系列学术和转化沙龙、跨学科论坛、青年人才论坛等活动,汇聚智慧,打破壁垒,致力于成为医院创新思想的“特区”与成果转化的“摇篮”,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成果转化办公室)